“文化中國行·美術里的長江”⑤ 貴州篇| 熠熠生輝的“貴州美術現象”
- 來源:當代先鋒網
- 發(fā)布時間:2024-09-16 07:38:16
山河遠闊,人間煙火。
貴州,地處長江、珠江上游地區(qū),是“兩江”流域的重要生態(tài)屏障。
貴州的山,層巒疊嶂,雄奇與壯美交織;貴州的水,碧綠如玉,清澈與靈動纏繞。
獨特的自然風光、枝繁葉茂的民族文化,吸引著藝術工作者們?yōu)橹畵]灑丹青翰墨,也讓這里的藝術創(chuàng)作散發(fā)著原始、豐厚、張揚、絢麗的獨特魅力。
從抗戰(zhàn)時期繪畫名家在貴州留下眾多佳作,到20世紀80年代驚艷全國的“貴州美術現象”,再到近年來多彩貴州大型書畫“雙百”創(chuàng)作工程、“多彩貴州”美術大賽的實施和舉辦,貴州美術猶如這一方熱土之上的大山大水,鮮活奔騰,且歌且行,在中國美術史上留下絢爛的一筆。
藝術內遷
西南邊陲迎來徐悲鴻等美術大家
戰(zhàn)火紛飛,山河破碎。
1937年,抗日戰(zhàn)爭全面爆發(fā),一批大專院校、文化藝術機構紛紛內遷,徐悲鴻、龐薰琹、葉淺予、關山月、豐子愷等藝術大家,隨著內遷大潮來到西南邊陲的貴州。
貴州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山地省份,自然生態(tài)的多樣性與民族文化的多樣性交相輝映。這,也深深地吸引著遠道而來的藝術家們。
1939年,龐薰琹赴貴陽、花溪、龍里、貴定、安順等地的村寨調查,跋山涉水,忍饑耐寒,收集到大量珍貴服飾、工藝、民謠民歌等民俗資料,并在20世紀40年代創(chuàng)作了一組《貴州山民圖》。
這組作品以苗家兒女的生活勞作為題材,詳細描繪他們的衣飾花紋,展現了20世紀中期的貴州民族風情。
整組作品風格淡雅清秀、恬靜美好,與時局形成鮮明對比。對此,1943年,《貴州山民圖》在成都展出時,龐薰琹在自序中這樣寫道:“我為什么不常描寫社會的陰暗面。因為現在我以為寫黑暗不如寫光明;人生需要藝術,藝術能給人生以鼓勵?!?/p>
人杰地靈的貴州,讓不少藝術家的創(chuàng)作在此發(fā)生了轉變,也由此奠定了此后的藝術風格。
1940年,幾經顛沛流離,一身長衫、美髯飄飄的豐子愷來到貴州遵義。從此,小城的街頭又多了一位大師的身影。
豐子愷在遵義逗留了近三年時間,這短短的三年是他一生中創(chuàng)作成果豐碩的三年,其間他還完成了多年的心愿,編繪了一部《子愷漫畫全集》。
貴州省美術家協(xié)會原主席、著名藝術家諶宏微認為:“在遵義,黔山貴水的影響,使豐子愷先生在‘古詩新畫’的再次創(chuàng)作中繪畫風格大為轉變,從水墨轉向設色,小尺幅轉向大畫幅?!?/p>
從1941年始,關山月也一直輾轉于貴州、云南、四川各地,進行大量的寫生創(chuàng)作,逐步形成了他源自現實的、全新而獨特的國畫語言。
抗戰(zhàn)時期,多次來到貴陽的徐悲鴻用貴州土紙畫了很多水墨作品。徐悲鴻的妻子廖靜文曾說:“先生若畫100匹馬,有99匹馬是從貴州土紙上奔出的。”
在貴州,徐悲鴻發(fā)現,這里的土紙不但“適于重筆的揮灑暈染,而且受墨蒼潤沈著,能夠獲得宣紙繪畫所不能獲得的卓異效果”。
在貴州畫院院長、貴州美術館館長潘聞丞看來,徐悲鴻推崇并喜愛用貴州土紙作畫,是從美術媒材角度對“貴州土紙”藝術價值的第一次開發(fā),是中國美術創(chuàng)新的一個新穎角度。
異軍突起
“貴州美術現象”驚艷全國
沖出地域,迎來高光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貴州的美術事業(yè)走過了非凡的發(fā)展歷程?;钴S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“宋(吟可)、王(漁父)、孟(光濤)、方(小石)”四大家,是貴州當代第一代畫家,他們不僅為貴州當代美術的興起作出積極貢獻,也為后來的貴州美術事業(yè)發(fā)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20世紀80年代,屬于貴州美術的高光時刻到來了。
以董克俊、田世信等為代表的一大批藝術家,沖破地緣阻隔,讓貴州獨特民俗、鄉(xiāng)土文化等題材的美術作品走向全國,形成璀璨奪目的“貴州美術現象”,驚艷了當時的美術界。
在近10年的時間里,“貴州省學習民間工藝美術新作展”“蒲國昌繪畫藝術展”“董克俊版畫展”“田世信、劉萬琪雕塑展”等近20個個展、群展在中國美術的最高殿堂——中國美術館一一亮相。
原始、神秘、豐厚、粗獷、張揚……這群留著長頭發(fā)、愛吃折耳根的藝術家,以高質量的作品、高頻率的展覽輪番發(fā)聲,讓貴州獨特的文化資源、獨特的藝術,以一種石破天驚的姿態(tài)走進全國視野。
其中,董克俊的版畫作品如《侗家女》《太陽雨》《春返苗山》等,以熾熱的情感,創(chuàng)造出一個充滿原始生命力的世界,呼喚著人類心靈深處的精神力量。1988年5月12日,“董克俊版畫展”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時,開幕式現場來了數百人,擠滿了整個美術館開幕廳,熱鬧的景象讓人至今難忘。
1982年初,“貴州美術現象”另一位重要藝術家——田世信的雕塑作品《侗女》入選法國首屆邀請中國參加的“巴黎春季沙龍展”。同年夏,他的《花場》《老巴斗》《歌》《苗女》《鐵蛋》《果》《母與子》等19件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參展,其中11件被美術館收藏。
《苗女》 雕塑 田世信
中國美協(xié)主席范迪安曾評價,田世信的作品一經展示,那種來自于大地、來源于生活的語言便喚起了人們的強烈共鳴。
此外,劉雍的牙舟陶,尹光中的砂陶,以及蒲國昌、曹瓊德的繪畫……這一時期,一系列出自貴州且讓世人眼前一亮的藝術作品,與貴州這片土地充滿原始魅力、絢爛風情和充沛活力的特質交相輝映,成就引發(fā)轟動的“高原神話”。
業(yè)內人士表示,“貴州美術現象”是貴州藝術家第一次集體在中國美術界異軍突起,熠熠生輝。更是讓世人從藝術的視角,看到了貴州得天獨厚的民族民間文化為藝術創(chuàng)作提供的豐厚養(yǎng)料,看到這片遍布青山綠水和奇風異俗的土地所具備的藝術基因。
薪火相傳
筆墨當為時代而歌
時光巨輪,滾滾向前。
“貴州美術現象”何以延續(xù)?
2023年11月21日,位于貴陽市北京路的貴州美術館內人流如織。在此舉行的“多彩貴州”美術大賽作品展一開展,就吸引了眾多觀眾。
大賽自啟動以來,吸引了全國1300多人參與,共收到1308件作品,經組委會篩選后確定獲得參賽資格的共1281件作品。
在潘聞丞看來,如此規(guī)模的大賽在貴州美術史上堪稱濃墨重彩。這也是貴州美術薪火相傳、發(fā)現發(fā)掘人才的重要舉措之一。
《苗嶺晨曦》用細膩的筆墨呈現出一幅苗嶺人家靜謐安詳的晨曦歲月,《金秋時節(jié)曬布忙》則用鮮艷的色彩展現了鄉(xiāng)村農戶洋溢著幸福的勞作場景……
《苗嶺晨曦》 中國畫 徐恒
如何延續(xù)“貴州美術現象”,在展覽現場似乎就能找到答案。此次展覽聚集了貴州當代美術界老中青三代藝術家作品。青年版畫家吳建棠繼承了蒲國昌、董克俊、王建山等畫家的創(chuàng)作理念,其作品《征程》以新穎的創(chuàng)作手法呈現了新時代建設的新成就。
開幕當天,大賽評委、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于文江也興奮地表示,貴州的美術隊伍很年輕、很有活力,創(chuàng)作視野開闊、關注現實生活、關注家鄉(xiāng)題材,讓人領略到貴州美術界純正的學術風氣和藝術氛圍。
筆墨當為時代而歌。
記者從貴州美術館了解到,早在2015年,貴州就啟動了多彩貴州大型書畫“雙百”創(chuàng)作工程,面向全國征集體現時代要求、中國精神,具有國家氣派、貴州特色的美術、書法精品力作各100件。
“雙百”工程歷時兩年完成,是貴州面向全國書畫界開展的規(guī)模最大、規(guī)格最高、影響最廣的創(chuàng)作工程。
《高臺地戲》 版畫 朱世偉
2017年12月28日,“多彩貴州大型書畫作品展”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,吸引了首都各界人士前往參觀。
展廳里,100余幅美術、書法精品,描繪、書寫的盡是貴州元素,講述的都是貴州故事。
《文軍長征》 油畫 何紅舟
這些作品或大氣磅礴、氣韻浩蕩,或溫婉細膩、情感雋永,呈現出風格各異、形式多樣、情景交融的藝術氣象。
近年來,貴州已多次舉辦彰顯多彩貴州民族特色文化的美術展覽,同時也引進了許多國內外高端美術展覽和藝術交流活動,有力推動和促進了貴州美術事業(yè)繁榮發(fā)展。
2024年4月的一天,一群年輕人來到貴州省博物館,參觀該館歷時三年打造的“光中——尹光中藝術文獻展”。他們,是來自貴陽市新世界學校小學美術組的老師。
作為“貴州美術現象”的代表人物之一,尹光中已成為貴州美術發(fā)展歷程中不容忽視的符號。這也是貴州省博物館建館70年來,舉辦的首個當代藝術文獻展。
“線條造型系列、泥塑系列等,包含了好多個小學美術造型知識。在小學生的美術造型表現中可以起到啟發(fā)和借鑒的作用……”看完展覽,一位女教師揚著青春的面龐和身邊的同伴交流。
那一刻,清風徐來,翰墨留香。
萬里長江東逝水,千里貴州曲水流。一山一水間,一幅幅多彩、深情的美術畫卷正徐徐展開。
來源 新重慶
編輯 喻輝
二審 李劼
三審 覃淋